第十八届中国林产品交易会日前在山东菏泽举办。这是我国最具权威性、最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林产品展会之一。为期3天的展会,洽谈签订合同意向120亿元,现场交易额1.2亿元,国内外参展企业752家。 中国林交会2004年首次举办,见证了中国林业产业的快速崛起:2003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5860亿元;2022年,全国林业产业总产值8.04万亿元。20年间,产值增长12.7倍。 林交会,林产品市场的风向标。 线上林交会永不落幕 随着倒计时结束,价值10.5万元的“家瑞全屋订制拎包入住套餐”被秒拍。林交会完成首单交易,云平台正式启动。 这是林交会首次开设线上会展。线上会展通过中国林产品交易会官方网站、中国林交会手机App、中国林交会微信小程序三端展示,运行中国林产品交易会云平台,借助VR虚拟全景技术和3D数字模型技术,满足观众线上沉浸式观展需求。除了各类商品,不论何时、何处,只要点开vr云展厅,就可以看到关注的企业,并身临其境地参与到展会当中。 “第一次来,这个中国林交会App的推广海报挺有意思的。”安徽观众张阿姨边说边忙着下单。展会期间,云平台注册人数达1.12万人,入驻商家300余家,发布商品1000余个…… 线下规模越来越大。全国20多个省(区、市)、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参会人员共计8.8万人,参展企业752家。线下设立4个专业馆,分别是全屋定制馆、木工机械及配件馆、板材及家居材料馆、中国明清家具馆,集中展示定制家居及供应链的企业和产品。 山东省副省长范波表示,本届林交会最大的亮点是首度触网,线上线下联动,拓展贸易渠道。 从无到有的林产品突破 牡丹籽油、鲜花饼、榛子奶、竹藤工艺品……来到人气最高的林产品综合馆,就会被菏泽、聊城、青岛、烟台等山东12个地市特色林产品所吸引。 今天的林产品,正在打破地域的限制。 在诸城市展厅,榛子面、榛子乳、榛子油等吸引了很多人驻足品尝。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榛子产在东北,然而诸城的一家企业,却凭借在荒山上种植的2.1万亩榛子,造就了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榛子生产基地。 “跟东北相比,山东气温更高,榛子的无霜期和休眠期更短,产品的质量和口感都更好。”山东华山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相义说,“今年大部分榛子树龄达到了5到7年,总体产量150万公斤。” 山东榛子产业实现了多业态发展。产业链下游的山东三羊榛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有榛子乳、榛子油等四大品类20款产品上市。如今,诸城市年可生产榛子植物蛋白饮品6.3万吨、高档榛子膳食油800余吨、榛子休闲食品及原料2800吨。 竹筐、竹画、竹镇纸……各式各样的竹制工艺品让人耳目一新。这是聊城市带来的整个展厅内唯一的竹产品展示。 “竹产品是最能代表聊城市的林产品之一。”聊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张景臣说,聊城引种栽培竹子较早,未来,将以打造南竹北移种苗繁育和技术转移中心及北方竹产品聚集地为目标,推进竹生态、竹景观、竹产业协同发展。 济南市济阳区并没有大规模种植山楂,但有山楂加工厂——山东金晔农法食品有限公司。公司生产的山楂条、山楂棒、山楂果汁等产品销量全国第一,2022年销售额突破5亿元,产品畅销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 “我们的产品只有山楂和白糖,什么添加剂都没有。”金晔食品工作人员边说边展示,“我们对原料的品质要求很高,便宜的山楂八毛一斤,我们收的山楂果一块五一斤,落地果、烂果和有虫眼的果子都不收。” 从有到优的产业化发展 林交会是农产品展示推介的平台,更是林业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的平台。本次林交会突出了林业产业产研结合的特点。 枣庄石榴比枣更出名,峄城县的万亩石榴园也被誉为“天下第一榴园”,石榴树有35万株。 如何让石榴产生更多效益? 2021年,广药集团广州王老吉投资有限公司决定与枣庄开展战略合作,计划投资20亿元,共同发展石榴产业。目前,公司已建有国内唯一一条以色列进口石榴无损剥籽生产线,2000平方米保鲜、冷冻、速冻冷库,1500平方米石榴全产业链研发中心,1200平方米的石榴大健康展示中心。 枣庄展区,一盆盆石榴盆景展示着不同的姿态。石榴寓意很好,民间有“东榴金西榴银南榴北榴出贵人”的说法。枣庄市林业和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峄城区高标准规划了石榴特色盆景产业园,形成了国内规模最大、制作水平最高的石榴盆景产业聚集地。 德州展区,很多人在品尝桑树茶。山东椹树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尹玲华说:“这些桑叶采自千年古桑树,用制作铁观音的工序处理,比普通茶叶营养成分更高,价格也更贵。” 夏津县保存着6000多亩古桑树,其中百年以上的2万余株。经检测,夏津椹果鲜果含糖量21%—30%,含18种氨基酸、维生素B1、B2、C以及人体所需的多种微量元素,是国内罕见的极具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的桑椹品种。 夏津县林业发展中心主任孟涛说,当地着力推动椹果产业深加工,年产椹果干约750吨、椹果酒约1.5万吨、桑叶茶约50吨、其他深加工产品约50吨,桑产业综合开发年产值约10亿元。 高密市大林杜仲种植有限公司的展品除了杜仲茶、杜仲鸡,今年还多了杜仲金蝉。 负责人王丙信说,他在600亩杜仲树种植区内,培育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樊守金教授推荐认定的“斑透翅蝉”,收益十分可观。 “这种蝉只能生活在杜仲树下。目前,园区可产金蝉30多万只,市场批发价1.5元1只,一年下来光金蝉就收入40多万元。”王丙信说。 从优到新的科技扶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菏泽展区,牡丹产品一枝独秀。作为“中国牡丹之都”,菏泽牡丹已发展到九大色系十大花型1280个品种,是世界上最大的牡丹繁育、栽培、科研、加工、出口和观赏基地。 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展台上摆放着牡丹面膜、牡丹牙膏、牡丹籽油、牡丹气泡水等产品,来挑选的人络绎不绝。公司市场部主管李伟宁说,公司带来了健康、美丽、文创三大系列产品参展,包括牡丹籽油、牡丹花蕊茶、牡丹籽油软胶囊、牡丹日化等140余类牡丹产品,“牡丹直饮油是公司新研发的产品,可以在餐前直接饮用,对保护胃有效果”。 还没走进枣庄展区,已被门口的海报吸引,“枣树癌症枣疯病的克星——‘昌云’枣”。枣疯病是枣树的致命病害之一,常导致整株或成片死亡。 “得病的疯枣树嫁接以后就不再‘疯’了,利用展会的平台,我们能向更多人推广这种技术手段。”枣庄展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昌云”枣是枣庄市林业事业发展中心技术人员,经过20年反复嫁接试验,从园铃枣的芽变中,选出的高抗枣疯病枣树新品种。把它嫁接在患枣疯病的枣树上,就能正常生长结果,治好嫁接口以下的枣疯病;作为中间砧,也可以起到预防作用。 “你看这是上午切开的黄金梨,到现在没有变色,水分也依然保持。”聊城展区工作人员向人们展示着黄金梨。聊城市冠县是林果大县,也是著名的“鸭梨之乡”,一度面临品种偏低端的发展瓶颈。 近年来,当地加大对传统品种的改良和创新,实现了梨产业的高端化转型,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也为果农增收开辟了新路。冠县雅禾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与新西兰博亚传媒集团(农业板块)进行技术合作,研发了全程使用益生菌应用技术培育的黄金梨,“用发酵益生菌浇灌、施肥,没有激素和农残,绿色安全。这样培育的黄金梨价格能达到每公斤12元。” “我手里拿着的这个梨不到1公斤,不算是最大的。”在黄金梨旁边,工作人员正在展示一种个头更大的梨,这种梨切开后多汁脆甜,格外吸睛。聊城市茌平区国有广平林场场长王吉贵说:“这是‘山农酥’梨,甘甜无渣,果肉非常细腻,而且抗氧化。这个梨最大的超过1公斤,一个要卖到50多块钱。” “山农酥”梨是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教授课题组历经15年育成的新品种,填补了优质、耐储存、极晚熟梨的国内空白。 梨、葡萄、团团果、平阴玫瑰花茶……在济南展区,除了各种特色产品,工作人员都身着统一的“济南园·林市集”的工作服。 “通过这个平台,让济南名、特、优林果产品与消费者直接面对面,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直通,既丰富市民的果盘子,又增加农民收入。”济南市园林和林业绿化局工作人员介绍,“济南园·林市集”是今年新推出的特色活动,利用公园景区资源,为林农、果农、花农搭建的一个展示、销售林果产品的助农惠民公益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