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English 
 
   
  沐鸣娱乐官方注册(中国区)官方网站
  Enter Jilinsengong
 
    当前位置:首页 >沐鸣娱乐官方注册(中国区)官方网站 >时事热点

巩固好改革成果实行高质量发展 ——对国有林场后改革时期发展的思考
【2020-12-14】       点击: 1156次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指导方针、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置于壮阔的时代发展之中,国有林场在改革圆满收官的当下,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谋划好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十分重要。

        一、后改革时期的发展

        2015年,中共中央出台《国有林场改革方案》。这些年来,国有林场改革取得成功,职工普遍享有获得感、幸福感,林场的面貌有了明显改善,林场的社会地位空前提高。通过改革,彻底解决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问题,实现了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初衷。

        判断国有林场改革成效,不是看有多少个林场定性为公益型事业单位,不是看公益型林场占百分比高低,而是要看对林场改革定性与其在未来建设生态文明中所担负的使命责任是否相适应,与林场的主导产出是否相吻合。

        发展是改革的出发点,改革的成效要通过发展来体现。国有林场改革后的发展,围绕担负好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使命,需要推进下列工作:

        一是要乘势推进国有林场现代化的长效机制建立。如果说林场改革理顺了体制,基本上解决保生态保民生,确保了林场的地位和职工队伍的稳定,往后则需要从同步于全国的现代化进程、按现代化林场的目标推进。就硬件强化而言,着力改善国有林场的装备、设施。要抓住编制“十四五”规划的契机,把林场的发展纳入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林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等要有稳定的财政经费等渠道并予以保障,林场的产业发展、产品开发等需要国家扶持并拓展金融信贷的渠道注入。从软件优化看,国有林场要按照现代化林场的方向,炼就内功,做到精细化管理,创新发展。

        二是要下大功夫开展森林经营。过去,林场自身把主要精力放在求生存、求温饱上,社会上对林场的森林状况也不太关注。在建设生态文明的当下,政府对林场更加重视,社会对林场的需求更加强烈、更为多元,要求也更加苛刻。

        国家林业局颁布了《全国森林经营规划(2016-2050)》,提出遵循多功能经营理论,分类经营、分区施策,促进培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经营是林业的永恒主题,要求所采取的经营措施能达到森林可持续性,森林保持健康的生长态势,并在这种状况下持续地提供人类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在林场改革后的今天,我们可以全力抓森林经营,无论是公益林还是商品林都需要经营,只有通过全周期经营,才能保证森林的健康、优质和高效。

        三是要建设一支担负新时代新使命的职工队伍。队伍建设和内部管理要上水平,以适应林场的定性和主导产出的变化,着力建设一支担负新时代新使命的林场职工队伍。林场内设机构、管理运行机制要及时重组再造,优化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建立完善岗位设置、职工绩效考核等激励约束机制,强化职工培训和知识更新,增强职工担当奉献精神。

        四是要走创新发展新路。林场未来的发展主要不是外延扩张,而是内涵优化、注重科技、加大创新,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由数量规模向质量效益的转化。有条件的地方,要做大做强林场规模,结合相关的国土规划、主体功能规划的实施,抓住城市化进程、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闲置土地整理、生态移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化等机遇,以划拨、租赁、合作、联营、股份等多种形式,拓展林场事业区,做大绿量、提升绿质,并因地制宜发展林业产业。

        五是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做示范。国有林场分布广泛、森林资源富集,要在国家战略实施中发挥功能作用,在着力推进国土绿化过程中当好样板,并主动参与所在行政区域内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或行动,为乡村绿化美化、乡村生态旅游提供支撑;助力森林城市建设,在建设方案、模式、苗木、技术、人才等方面发挥优势、提供服务,同时也加速发展提升自己。林场事业区内要因地制宜地培植山文化、林文化,再配置民族、区域、人文等元素,生产出新时代全民共享的高品位的生态文化产品,真正打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精品。

        二、着力发展林业生态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强调,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00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重要任务,做好林业工作十分重大”。

        不少国有林场承担着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速生丰产林建设、木本粮油、茶桑果药、人造板加工、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多种产业职能。林场发展产业,是积极平衡并满足快速增长的社会市场的多样化需求、增加有效供给的需要,也是为财政减负、为地方政府分忧、加速自身发展提升的需要,还是有效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践行“两山”理论,国有林场最有优势,也理应诠释得最有说服力、影响力。

        森林乃国之财富,生态系民之福祉。聚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充分挖掘森林的多功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需求;贯彻中央提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更多研究内需为主的国内大市场,拓展林业发展空间,在完成改革后的国有林场可以也应该大有可为。

        定性为公益性企业和公益二类的林场,可以在更科学保护森林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增加对社会的有效供给,创造经济效益反哺自己发展;对公益一类林场发展产业,需要尽快研究相关政策的调整完善,在机制上创新,所办的有市场前景的同时符合森林资源开发方向且可持续的产业不应停滞、不能萎缩,还应创造条件做大做强。

        我国城镇化率超过60%,外贸依存度已经从2006年的超过60%下降到2019年的31.8%。对林业产业而言,需要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着力开拓内需,聚焦形成新的产业优势,实现良性可持续发展。林场生态产业发展要主动适应这一进程。

        一要践行好“两山”理论。只要有绿水青山,就能赢得金山银山;必须培植优质的绿水青山,才能有丰厚的长久的金山银山。护好绿这一本色,才能财源滚滚、源远流长。按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择好林业生态产业的开发方向,调整优化其产业结构,避免产业、产品趋同化,在特色、特质上下功夫,相应可以带来更佳的长久的效益。

        二要聚焦人民美好生活对林业的多样需求。新时代的林业产业,在完成林场改革后的时间节点上,要主动置于国家经济全局,站高一点、看远一些,不仅盯着现实市场,还应开拓潜在市场。要研究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层次,提高对市场反应的灵敏度,寻求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用多途径去实现森林多功能的挖掘、发挥,以满足开拓社会多层次的多样化需求。要提升林业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打造未来发展的新优势、新格局,推动林业产业供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实现动态平衡,增强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要把握好林业产业的范畴问题。林业产业的兴旺与否,本质上取决于是否善于掌握区域市场、全国市场、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理性研究供求关系,积极做好动态平衡。国家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今后较长的一个时期,全国大健康产业会有加速发展之势,林业、林区、林场可以大有可为。要把握新时代新需求、新要求,立足以国内循环为主,研究实现全面小康后的消费动向,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需求,从木材、林下经济、中药材等林产品实物量的供给到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健康需求,即着力在林业供给侧改革上做足文章,因地制宜地调整产业、产品结构,并在产业链的延伸、跨界融合等方面拓展。

        四要抓森林资源培植。发展林业产业,前提是产业资源是不是多、是不是优,要追求规模效益。从根本上说,森林经营状况决定林业产业的未来。广西、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区不放松森林资源的培育,产业发展的根基雄厚,产业增长的态势喜人。加大森林经营,增加科技投入,长短结合,解决树材种及品质问题,提高森林单位蓄积和产出。以国家储备林基地项目实施为契机,对现有林普遍推进森林经营,并有序加大珍贵乡土树种的培育。

        五要寻求创新发展。要更多地研究和适应开放市场、现代市场的特点和要求,更新观念、创新思路,依靠科技进步,追求高质量发展。广西林场产业的发展,瞄准大市场、兴办大产业、培植大资源,实行集团化、规模化、效益化经营,给我们很多启示。我们需要积极探索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生产资源,聚集创新要素,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模式,努力培育产业集群。 

        六要研究和运用好政策。认真研究和用活用好新形势下政府对林业产业发展、产品开发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大促进国内木材供给能力提升、增加木本粮油的基地扶持、鼓励木材综合利用等相关新的政策的完善,还需要及时研究出台在推进国有林场产业发展过程中如公益性企业政策扶持、公益型事业单位兴办产业的投入及税收政策等。促使林业生态产业以开放促开发,拓展金融信贷和社会筹资渠道,常态化运作,追求高质量发展。

上一条: 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点击:1048次)
下一条: 扶贫类农业保险保额5年增长超600倍 (点击:1054次)
 
你是第93889788位浏览者
   集团网站群  |  其他链接  |  网站统计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Copyright 2014 jlsgj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Tel:0431-88916565/88480448